联系电话

400-097-8770

售前热线

400-097-8770

添加企业微信扫描二维码

网络安全审计系统 (网络安全审计是做什么的?7项功能大公开!老板:真的泰裤辣!)

发布时间: 2025-09-29

本文简介:本文主要为大家整理了 “网络安全审计系统” 相关的内容,主要有 网络安全审计是做什么的?7项功能大公开!老板:真的泰裤辣!, 第三届网络空间安全论坛在天津开幕!, LNER 遭袭敲响警钟:铁路网络安全的供应链之困与防护之道, 法治升级护航数字安全:网络安全法修正草案的责任重构与合规指引, 国家网信办曝光10起网络安全典型案例:这些"高频坑"企业正在踩,速查避雷!, 等内容,文章部分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,如有侵权或其它问题请反馈客服。

1、网络安全审计是做什么的?7项功能大公开!老板:真的泰裤辣!

网络安全审计是做什么的?许多企业曾试图用“人肉盯梢”监控员工上网行为,或用Excel表格记录设备变更,甚至靠“每日巡检”手动排查漏洞。

这些方法不仅效率低下,还容易遗漏关键风险。

直到网络安全审计技术出现,企业才真正拥有了“24小时不眨眼”的数字保镖。

网络安全审计是做什么的?7项功能大公开!老板:真的泰裤辣!(图1)

一、网络安全审计:企业网络的“智能体检仪”

网络安全审计是通过技术手段对网络活动、系统配置、用户行为进行全面记录与分析的过程,其核心目标是:

风险预警:提前发现系统漏洞、异常流量或权限滥用;

合规保障:确保企业符合《网络安全法》《数据安全法》等法规要求;

事件溯源:为数据泄露、网络攻击等事件提供完整证据链。

二、7大核心功能

以下以域智盾软件为例,揭秘其7大核心功能:

网页浏览与搜索审计:记录员工访问的每一个网址(URL)、停留时间、搜索关键词,生成可视化行为热力图。

网络安全审计是做什么的?7项功能大公开!老板:真的泰裤辣!(图2)

应用程序审计:实时查看终端电脑进程名版本号、大小、描述、开始/持续时间、导出、复制、删除。更快速高效查看有无非工作程序使用情况。

网络安全审计是做什么的?7项功能大公开!老板:真的泰裤辣!(图3)

外设管控与终端安全:记录U盘、移动硬盘、蓝牙设备等外接存储设备的使用情况,包括插拔时间、读写操作。

‍审计文件操作:可以实时查看终端电脑文件操作动作、源路径、目标路径、时间,审计文档的使用和传播流转情况,为信息泄密行为提供证据。

网络安全审计是做什么的?7项功能大公开!老板:真的泰裤辣!(图4)

审计打印情况:查看终端电脑打印进程、文档名、打印机名称、类型、页数、时间等。也可以自定义设置更多的打印情况,比如禁止使用打印机,打印申请等。

网络安全审计是做什么的?7项功能大公开!老板:真的泰裤辣!(图5)

审计电脑屏幕:可以实时查看终端电脑当前电脑屏幕,并且以视频的形式进行保存,在必要的时候提供证据支撑。

网络安全审计是做什么的?7项功能大公开!老板:真的泰裤辣!(图6)

敏感词报警:内置金融、医疗、制造业等行业敏感词库(如“机密”“客户数据”),触发时自动报警并记录上下文。

三、猜你想问

Q1:网络安全审计会侵犯员工隐私吗?

A:合规产品均支持“监控告知”模式,符合《个人信息保护法》要求。

Q2:中小企业用得起吗?

A:以本文介绍到的软件为例,它是按终端数收费,支持免费试用,远低于数据泄露的平均损失。

Q3:与防火墙、杀毒软件冲突吗?

A:互补关系。防火墙防外部攻击,审计防内部违规,杀毒软件清病毒,三者构成立体防护。

四、总结

网络安全审计不是成本,而是数字时代的“保险”,它用0.1%的投入,规避了99%的灾难风险。

不管是几十人的小公司,还是几百人的大企业,有了它,网络安全管理再也不用 “瞎折腾”,老板也能睡个安稳觉!

如果您还有其他好方法,欢迎评论区留言,一起探讨!

编辑:小然


2、第三届网络空间安全论坛在天津开幕!

9 月 23 日,第三届网络空间安全(天津)论坛在滨海新区拉开帷幕,近 800 位全球网络安全领域精英齐聚津门,以 “共建网络安全 共治网络空间” 为主题,共商数字时代安全治理之道。这场国际性官方论坛的召开,恰逢习近平总书记 “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” 重要理念提出十周年,更显其承载的时代意义与国际使命。

第三届网络空间安全论坛在天津开幕!(图1)

论坛以 “一主五分一会一赛” 的精心布局,构建起全方位的交流合作平台。主论坛上,李挥等院士专家、国际刑警组织代表及周鸿祎等企业领军者同台发声,聚焦关键技术革新传递权威洞见。五大主题论坛则精准切入信创安全、数据保护、低空安防等前沿领域,其中 “AI + 网络安全” 分论坛直面人工智能快速演进带来的新型风险,为技术创新与安全防护的平衡发展提供思路。

第三届网络空间安全论坛在天津开幕!(图2)

作为论坛的 “技术硬核” 环节,第六届国际反病毒大会与第三届 “天网杯” 网络安全大赛同步开展。前者依托国家计算机病毒应急处理中心的国际影响力,围绕 AI 时代反病毒技术突破展开深度研讨;后者则吸引 132 支战队、530 名选手角逐,聚焦关键产品漏洞挖掘、智能网联汽车安全等实战领域,最终 42 支顶尖战队上演了国内网络安全技术的巅峰对决,以 “以赛促研、以赛育才” 模式夯实人才根基。

第三届网络空间安全论坛在天津开幕!(图3)

大会发布的三份重磅报告成为关注焦点。《网络空间安全态势分析报告(2025)》揭示,过去一年全球人工智能相关安全事件达 59 起,深度伪造诈骗等风险显著上升;《移动互联网应用安全统计分析报告(2025)》则为行业防护提供精准数据支撑。首次亮相的《2024 暗网年度报告》,更填补了暗网治理研究的关键空白。
从政策对话到技术竞技,从风险预警到人才培育,天津论坛正以 “共建平台、共商行动、共享成果” 的 “天津方案”,推动网络空间治理从理念转化为实践。在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今天,这场跨越国界的智慧碰撞,必将为构建安全稳定的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注入强劲动力。


3、LNER 遭袭敲响警钟:铁路网络安全的供应链之困与防护之道

一、事件核心:供应链渗透引发的信任危机

2025 年 9 月 10 日,英国伦敦东北铁路公司(LNER)确认的网络攻击事件,以一种极具代表性的方式揭开了交通行业网络安全的脆弱面。攻击者并未直接突破 LNER 自身的防护体系,而是通过入侵其第三方供应商系统,成功获取了包含乘客联系方式、历史出行记录在内的敏感数据。尽管此次事件未影响列车运营与支付安全,但却精准命中了交通企业的核心关切 —— 公众信任与合规风险。

更值得警惕的是,这并非孤例。此前伦敦交通局 5000 名用户财务记录泄露、捷豹路虎因攻击停产等事件,共同勾勒出英国交通与零售行业成为网络犯罪 “重灾区” 的图景。安全专家威廉・赖特指出,此类攻击极可能衍生后续钓鱼攻击,攻击者可利用已泄露数据进一步套取用户财务信息,形成 “数据泄露 - 二次攻击” 的恶性链条。

LNER 遭袭敲响警钟:铁路网络安全的供应链之困与防护之道(图1)

二、铁路网络安全:藏在供应链中的 “暗雷”

LNER 事件暴露出的供应链漏洞,实则是铁路行业网络安全的系统性难题。铁路系统作为典型的复杂网络生态,涵盖信号控制、票务管理、乘客服务等
多个子系,且需与数十家供应商共享数据接口,这种开放性恰恰为攻击者提供了可乘之机。

(一)攻击链条的三大突破口

1.第三方防护短板:多数企业将安全资源集中于核心系统,却忽视供应商的防护能力。攻击者只需突破防护较弱的供应商节点,即可借助数据共享通道横向渗透,这种 “迂回攻击” 的隐蔽性使其难以被传统防御体系察觉。

2.统数据流转失控风险:铁路系统中的乘客数据、调度信息需在多主体间流转,而缺乏全流程监控的传输环节,极易成为数据泄露的 “漏斗”。LNER 事件中泄露的出行记录,正是在供应商侧的文件存储环节被非法访问。

3.人员安全意识薄弱:无论是供应商员工的弱口令操作,还是内部人员被社会工程学诱导,都可能成为攻击的 “敲门砖”。研究显示,铁路行业 70% 的供应链攻击都与人员操作疏漏直接相关。

(二)合规与运营的双重压力

对 LNER 而言,此次事件不仅面临公众信任危机,更可能触及英国 GDPR 的强制处罚条款。若调查证实其未对供应商实施充分的安全管控,最高可被处以全球年营业额 4% 的罚款。这种 “合规追责” 压力,正成为所有跨国交通企业的必答题。

LNER 遭袭敲响警钟:铁路网络安全的供应链之困与防护之道(图2)


三、破局之道:构建 “全链条 + 智能化” 防护体系

应对供应链主导的网络攻击,传统 “头痛医头” 的防御模式已难以为继,企业需建立覆盖 “供应商管控 - 数据流转 - 人员行为” 的全维度防护机制。

(一)事前:筑牢供应链安全防线

企业应建立供应商安全评级制度,将防护能力纳入合作准入标准,定期开展渗透测试与漏洞审计。同时,通过数据分类分级,对乘客信息等核心数据实施 “最小权限访问” 控制,从源头降低泄露风险。

(二)事中:实现动态监控与预警

部署入侵检测系统(IDS)与网络流量分析工具,对跨主体数据传输进行实时监控,一旦发现异常访问行为立即触发警报。例如,当供应商系统出现非授权 IP 访问敏感文件时,可自动切断连接并溯源攻击路径。

(三)事后:完善应急响应与追溯

建立 “攻击 - 处置 - 复盘” 的闭环机制,联合安全专家快速定位泄露范围,同时通过行为日志追溯攻击源头。这一过程中,具备全流程审计能力的安全工具至关重要。

LNER 遭袭敲响警钟:铁路网络安全的供应链之困与防护之道(图3)


四、工具赋能:域智盾软件的防护价值

在上述防护体系中,智能化安全工具成为关键支撑,而域智盾软件凭借其 “全流程管控 + 精准预警” 能力,为企业应对供应链风险提供了有效解决方案。其核心价值体现在三个维度:
其一,供应链数据流转管控。通过透明加密技术,域智盾可对企业与供应商共享的敏感文件进行自动加密,脱离授权环境即呈现乱码,从技术上杜绝文件在第三方节点的非法访问。同时,其覆盖 20 + 外发渠道的多通道管控功能,能精准拦截违规数据传输,避免类似 LNER 的文件泄露事件。
其二,异常行为智能预警。基于 AI 行为建模,该软件可识别 “短时间大量下载敏感文件”“向陌生地址传输数据” 等异常操作,通过敏感词报警与动态预警机制,帮助企业在攻击初期阻断风险。这种主动防御能力,恰好弥补了传统防御 “事后补救” 的不足。

其三,合规审计与追溯。其区块链存证的行为审计功能,可完整记录文件操作轨迹与人员操作信息,为事件调查提供不可篡改的证据链,助力企业满足 GDPR 等法规的审计要求。

LNER 遭袭敲响警钟:铁路网络安全的供应链之困与防护之道(图4)

LNER 事件再次证明,网络安全早已不是单一企业的 “独角戏”,而是整个供应链生态的 “集体战”。在数字化深入交通行业的今天,唯有以全链条防护理念为核心,借助域智盾软件等智能化工具构建纵深防御体系,才能真正守住数据安全与运营稳定的底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