联系电话

400-097-8770

售前热线

400-097-8770

添加企业微信扫描二维码

企业网络安全 (2025勒索病毒防护新思路,域智盾软件帮你告别 “被动杀毒”)

发布时间: 2025-10-10

本文简介:本文主要为大家整理了 “企业网络安全” 相关的内容,主要有 2025勒索病毒防护新思路,域智盾软件帮你告别 “被动杀毒”, 第三届网络空间安全论坛在天津开幕!, LNER 遭袭敲响警钟:铁路网络安全的供应链之困与防护之道, 法治升级护航数字安全:网络安全法修正草案的责任重构与合规指引, 国家网信办曝光10起网络安全典型案例:这些"高频坑"企业正在踩,速查避雷!, 等内容,文章部分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,如有侵权或其它问题请反馈客服。

1、2025勒索病毒防护新思路,域智盾软件帮你告别 “被动杀毒”

2025勒索病毒防护新思路,域智盾软件帮你告别 “被动杀毒”(图1)
域智盾软件
2025勒索病毒防护新思路,域智盾软件帮你告别 “被动杀毒”(图1)
一、先搞懂:勒索病毒到底是啥?

简单说,勒索病毒就是一种 “绑票” 用的恶意软件。

它不偷你东西,而是把你电脑里的文件或整个电脑锁住,然后逼你交钱 “赎身”。

2025勒索病毒防护新思路,域智盾软件帮你告别 “被动杀毒”(图3)

和普通病毒比,它坏就坏在 “针对性搞破坏 + 要钱才罢休”。它主要分两种类型:

一种是 “简单粗暴型”:直接把你电脑锁了,开机就弹窗口要赎金,不给钱连桌面都进不去;

另一种是 “精准打击型”:专门加密你硬盘里的文件,比如工作文档、照片、视频,加密后这些文件全变成乱码,想恢复就得找黑客要 “解密钥匙”,而这钥匙,只有他们手里有,不给钱绝对不给你。

不管是哪种,最终目的都一样:让你没法正常用电脑 / 文件,乖乖交赎金。而且这加密技术还挺厉害,一般人自己根本解不开,只能认栽。

2025勒索病毒防护新思路,域智盾软件帮你告别 “被动杀毒”(图4)

二、勒索病毒咋攻击企业?主要就这 3 招

对企业来说,勒索病毒更难缠,它攻击的路子也更 “高级”,主要有3种:

1. 猜密码 / 偷账号,从 “正规入口” 闯进来

黑客会盯着企业的远程桌面(比如员工在家办公用的 RDP)、VPN 账号,要么用软件 “暴力破解”,要么买从暗网泄露的账号密码,登录进企业内网后,就像有了 “万能钥匙”。

2. 钻系统 “漏洞”,趁虚而入

企业用的软件、系统要是没及时更新补丁,就会有 “漏洞”。黑客专门盯着这些漏洞,不用密码就能闯进电脑,比如之前很出名的 “永恒之蓝” 病毒,就是靠系统漏洞横扫企业,一攻一个准。

2025勒索病毒防护新思路,域智盾软件帮你告别 “被动杀毒”(图5)

3. 玩 “套路”,骗员工自己点开病毒

也就是常说的 “钓鱼”“社工攻击”。比如给员工发邮件,伪装成 “客户发的合同”“财务发的工资表”,员工一点,病毒就自动下载。

三、域智盾软件:怎么帮企业挡住勒索病毒?

它不是简单的 “杀毒工具”,而是从 “文件保护、行为监控、设备管控” 三方面下手,把勒索病毒的路堵死,下面用大白话讲它的核心功能:

1. 先护好文件:加密 + 备份,就算中病毒也不怕

文件自动加密,别人偷了也没用

对公司重要文件(比如合同、客户资料),软件会自动加密,而且加密过程你完全没感觉 —— 该编辑编辑、该保存保存,和平时一样。

但要是有人把文件拷贝到 U 盘、发出去,打开就是乱码,就算病毒把文件弄走,也读不懂内容,等于白偷。

要是研发部有核心代码、设计图,还能给整个硬盘加密,防护更严实。

2025勒索病毒防护新思路,域智盾软件帮你告别 “被动杀毒”(图6)

文件操作全记录,异常行为早发现

员工创建、复制、删除文件,软件都记下来;

要是有人把文件往 U 盘拷、用微信发出去,系统立马弹窗提醒管理员。

比如勒索病毒要加密文件,肯定得大量修改、复制文件,这时候管理员就能及时发现,提前阻止。

2025勒索病毒防护新思路,域智盾软件帮你告别 “被动杀毒”(图7)

文件自动备份,丢了也能找回来

软件会按你设的时间(比如每天下班自动备份),把重要文件存到安全地方。

就算文件被病毒加密、删了,也能从备份里恢复,不用慌慌张张找黑客要解密钥匙,业务也能正常跑。

2025勒索病毒防护新思路,域智盾软件帮你告别 “被动杀毒”(图8)

敏感信息一动就报警

你可以提前设好 “敏感词”,比如 “客户名单”、“报价单”,要是员工在聊天、发邮件、改文档时提到这些词,系统马上给管理员发警报,还能截个屏存证。要是有人想把带敏感信息的文件发出去,软件直接拦下来,不让发。

2025勒索病毒防护新思路,域智盾软件帮你告别 “被动杀毒”(图9)

2. 盯紧操作:谁乱搞一目了然

实时看屏幕,多台电脑一起盯

管理员能同时看好多员工电脑的实时画面,像 “监控大屏” 一样,哪个员工电脑有异常(比如弹出勒索病毒窗口),一眼就能看见。还能录屏、定时截图(比如每 5 秒截一次),就算出了事,回放录像就能知道是谁、什么时候操作的,有证据可查。

2025勒索病毒防护新思路,域智盾软件帮你告别 “被动杀毒”(图10)

管上网行为,别乱点危险网站

员工逛了啥网站、发了啥邮件、下了啥东西,软件都记着。还能设 “黑名单”,比如禁止上视频网站、游戏网站、非法网站,也不让装非工作用的软件 —— 这样能少踩很多 “藏毒” 的坑,降低中招概率。

管软件运行,不让陌生软件启动

员工装了啥软件、用了多久,软件都有记录。管理员可以设 “只让用工作软件”(比如只让开 Office、CAD),陌生软件、可能带毒的软件根本启动不了,从源头挡住恶意软件。

2025勒索病毒防护新思路,域智盾软件帮你告别 “被动杀毒”(图11)

3. 堵死外部入口:U 盘、网络漏洞全封上

U 盘管控严,不让随便拷文件

所有 U 盘插电脑,软件都记着(什么时候插的、拷了啥),还能设 “只能读不能写”,或者干脆不让用。要是有人想拿 U 盘拷文件出去,或者用带病毒的 U 盘插电脑,都能拦住 —— 很多勒索病毒是靠 U 盘传播的,这招能断了它的路。

2025勒索病毒防护新思路,域智盾软件帮你告别 “被动杀毒”(图12)

设备要合规才能连网络,高危端口全关掉

不是公司认可的电脑、手机,根本连不上公司网络;还能把电脑上容易被黑客利用的端口(比如 135、139、445 这些)关掉,远程桌面也管起来,不让黑客随便闯进来。

2025勒索病毒防护新思路,域智盾软件帮你告别 “被动杀毒”(图13)

网络边界加固,资产全管好

帮管理员把公司网络的 “大门” 守好,设更严的安全规则;还能记着公司有多少电脑、装了多少软件,哪个设备有风险,一目了然,方便及时加固。

2025勒索病毒防护新思路,域智盾软件帮你告别 “被动杀毒”(图14)

简单说,域智盾软件不是 “等病毒来了再杀”,而是从 “护文件、盯操作、堵入口” 三方面下手,把勒索病毒的路全堵死,就算有漏网之鱼,也能靠备份恢复,不让企业因为 “交赎金” 发愁。

编辑:小然


2、第三届网络空间安全论坛在天津开幕!

9 月 23 日,第三届网络空间安全(天津)论坛在滨海新区拉开帷幕,近 800 位全球网络安全领域精英齐聚津门,以 “共建网络安全 共治网络空间” 为主题,共商数字时代安全治理之道。这场国际性官方论坛的召开,恰逢习近平总书记 “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” 重要理念提出十周年,更显其承载的时代意义与国际使命。

第三届网络空间安全论坛在天津开幕!(图1)

论坛以 “一主五分一会一赛” 的精心布局,构建起全方位的交流合作平台。主论坛上,李挥等院士专家、国际刑警组织代表及周鸿祎等企业领军者同台发声,聚焦关键技术革新传递权威洞见。五大主题论坛则精准切入信创安全、数据保护、低空安防等前沿领域,其中 “AI + 网络安全” 分论坛直面人工智能快速演进带来的新型风险,为技术创新与安全防护的平衡发展提供思路。

第三届网络空间安全论坛在天津开幕!(图2)

作为论坛的 “技术硬核” 环节,第六届国际反病毒大会与第三届 “天网杯” 网络安全大赛同步开展。前者依托国家计算机病毒应急处理中心的国际影响力,围绕 AI 时代反病毒技术突破展开深度研讨;后者则吸引 132 支战队、530 名选手角逐,聚焦关键产品漏洞挖掘、智能网联汽车安全等实战领域,最终 42 支顶尖战队上演了国内网络安全技术的巅峰对决,以 “以赛促研、以赛育才” 模式夯实人才根基。

第三届网络空间安全论坛在天津开幕!(图3)

大会发布的三份重磅报告成为关注焦点。《网络空间安全态势分析报告(2025)》揭示,过去一年全球人工智能相关安全事件达 59 起,深度伪造诈骗等风险显著上升;《移动互联网应用安全统计分析报告(2025)》则为行业防护提供精准数据支撑。首次亮相的《2024 暗网年度报告》,更填补了暗网治理研究的关键空白。
从政策对话到技术竞技,从风险预警到人才培育,天津论坛正以 “共建平台、共商行动、共享成果” 的 “天津方案”,推动网络空间治理从理念转化为实践。在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今天,这场跨越国界的智慧碰撞,必将为构建安全稳定的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注入强劲动力。


3、LNER 遭袭敲响警钟:铁路网络安全的供应链之困与防护之道

一、事件核心:供应链渗透引发的信任危机

2025 年 9 月 10 日,英国伦敦东北铁路公司(LNER)确认的网络攻击事件,以一种极具代表性的方式揭开了交通行业网络安全的脆弱面。攻击者并未直接突破 LNER 自身的防护体系,而是通过入侵其第三方供应商系统,成功获取了包含乘客联系方式、历史出行记录在内的敏感数据。尽管此次事件未影响列车运营与支付安全,但却精准命中了交通企业的核心关切 —— 公众信任与合规风险。

更值得警惕的是,这并非孤例。此前伦敦交通局 5000 名用户财务记录泄露、捷豹路虎因攻击停产等事件,共同勾勒出英国交通与零售行业成为网络犯罪 “重灾区” 的图景。安全专家威廉・赖特指出,此类攻击极可能衍生后续钓鱼攻击,攻击者可利用已泄露数据进一步套取用户财务信息,形成 “数据泄露 - 二次攻击” 的恶性链条。

LNER 遭袭敲响警钟:铁路网络安全的供应链之困与防护之道(图1)

二、铁路网络安全:藏在供应链中的 “暗雷”

LNER 事件暴露出的供应链漏洞,实则是铁路行业网络安全的系统性难题。铁路系统作为典型的复杂网络生态,涵盖信号控制、票务管理、乘客服务等
多个子系,且需与数十家供应商共享数据接口,这种开放性恰恰为攻击者提供了可乘之机。

(一)攻击链条的三大突破口

1.第三方防护短板:多数企业将安全资源集中于核心系统,却忽视供应商的防护能力。攻击者只需突破防护较弱的供应商节点,即可借助数据共享通道横向渗透,这种 “迂回攻击” 的隐蔽性使其难以被传统防御体系察觉。

2.统数据流转失控风险:铁路系统中的乘客数据、调度信息需在多主体间流转,而缺乏全流程监控的传输环节,极易成为数据泄露的 “漏斗”。LNER 事件中泄露的出行记录,正是在供应商侧的文件存储环节被非法访问。

3.人员安全意识薄弱:无论是供应商员工的弱口令操作,还是内部人员被社会工程学诱导,都可能成为攻击的 “敲门砖”。研究显示,铁路行业 70% 的供应链攻击都与人员操作疏漏直接相关。

(二)合规与运营的双重压力

对 LNER 而言,此次事件不仅面临公众信任危机,更可能触及英国 GDPR 的强制处罚条款。若调查证实其未对供应商实施充分的安全管控,最高可被处以全球年营业额 4% 的罚款。这种 “合规追责” 压力,正成为所有跨国交通企业的必答题。

LNER 遭袭敲响警钟:铁路网络安全的供应链之困与防护之道(图2)


三、破局之道:构建 “全链条 + 智能化” 防护体系

应对供应链主导的网络攻击,传统 “头痛医头” 的防御模式已难以为继,企业需建立覆盖 “供应商管控 - 数据流转 - 人员行为” 的全维度防护机制。

(一)事前:筑牢供应链安全防线

企业应建立供应商安全评级制度,将防护能力纳入合作准入标准,定期开展渗透测试与漏洞审计。同时,通过数据分类分级,对乘客信息等核心数据实施 “最小权限访问” 控制,从源头降低泄露风险。

(二)事中:实现动态监控与预警

部署入侵检测系统(IDS)与网络流量分析工具,对跨主体数据传输进行实时监控,一旦发现异常访问行为立即触发警报。例如,当供应商系统出现非授权 IP 访问敏感文件时,可自动切断连接并溯源攻击路径。

(三)事后:完善应急响应与追溯

建立 “攻击 - 处置 - 复盘” 的闭环机制,联合安全专家快速定位泄露范围,同时通过行为日志追溯攻击源头。这一过程中,具备全流程审计能力的安全工具至关重要。

LNER 遭袭敲响警钟:铁路网络安全的供应链之困与防护之道(图3)


四、工具赋能:域智盾软件的防护价值

在上述防护体系中,智能化安全工具成为关键支撑,而域智盾软件凭借其 “全流程管控 + 精准预警” 能力,为企业应对供应链风险提供了有效解决方案。其核心价值体现在三个维度:
其一,供应链数据流转管控。通过透明加密技术,域智盾可对企业与供应商共享的敏感文件进行自动加密,脱离授权环境即呈现乱码,从技术上杜绝文件在第三方节点的非法访问。同时,其覆盖 20 + 外发渠道的多通道管控功能,能精准拦截违规数据传输,避免类似 LNER 的文件泄露事件。
其二,异常行为智能预警。基于 AI 行为建模,该软件可识别 “短时间大量下载敏感文件”“向陌生地址传输数据” 等异常操作,通过敏感词报警与动态预警机制,帮助企业在攻击初期阻断风险。这种主动防御能力,恰好弥补了传统防御 “事后补救” 的不足。

其三,合规审计与追溯。其区块链存证的行为审计功能,可完整记录文件操作轨迹与人员操作信息,为事件调查提供不可篡改的证据链,助力企业满足 GDPR 等法规的审计要求。

LNER 遭袭敲响警钟:铁路网络安全的供应链之困与防护之道(图4)

LNER 事件再次证明,网络安全早已不是单一企业的 “独角戏”,而是整个供应链生态的 “集体战”。在数字化深入交通行业的今天,唯有以全链条防护理念为核心,借助域智盾软件等智能化工具构建纵深防御体系,才能真正守住数据安全与运营稳定的底线。